BEI 行为事件面谈

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面谈法,又称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指通过受访者所陈述的工作内容来找出其背后(冰山下)真正的素质和动机。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①情境的描述;②具体任务;③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④结果如何,亦即回忆并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⑤个人有何感觉,行为背后所想。

BEI行为事件面谈的心理学基础:
通过追问确认事实;通过行为判断素质;通过过去预测未来。
再现过去行为表现——寻找规律/习惯/行为特征/人格素质——设想/判断未来行为表现。

BEI行为面试题库设计:
举例:请谈一件在你过去的经历中,你跟别人一起完成的最出色的一件事,可以吗?
举例:在你任职组长期间,给你压力最大的一项工作任务是什么?
请举(回忆)/描述(回忆)/谈谈(说说)/分享(告诉)——一个/一件——体现你责任心的/你在团队合作成功的/你处理团队成员意见不一致的/你在工作中快速掌握新知识(技能)的——一件/一些—例子/经历/事情/经验。 继续阅读BEI 行为事件面谈

谈谈向上管理

一、引子

对于下列问题,请做出自我评价:

1、我从未因我上司的原因而辞职或者更换职位/公司;(Y/N)

2、我了解主管的关注点和预期,并将其重要性置于首位;(Y/N)

3、我始终在合适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渠道与我的主管沟通,不让他(她)感到错愕;(Y/N)

4、我清楚我主管的“雷区”,并且从来不去触碰它们;(Y/N)

5、我非常了解我主管的工作风格,并且能够默契配合;(Y/N)

6、我竭诚兑现承诺,甚至超出主管的预期;(Y/N)

7、维护上司良好形象,不说三道四;(Y/N) 继续阅读谈谈向上管理

关于参加HR实名俱乐部HRBP训练营后的一些感触和启发

4月23日到4月24日,两天的HRBP训练营之旅圆满结束。因为它,这个周末变得异常精彩与耐人寻味。有最远的学员——来自吉隆坡的Diana、名企的大咖——GE的韩老师和德勤的Linda、最大最酷的屏幕——就如IMAX般的超大投影、少得可怜的男学员——只有Andy和我,这次训练营似乎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当然,裙子老师是训练营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我,想说说自己在参加完训练营后的一些感触和启发。

HRBP。我曾经分别通过华润集团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与Oracle中国的一位资深顾问的分享初步了解过人力资源三支柱与HRBP,但当时理解的层面比较浅。通过裙子的培训课,我算是从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关键作用、主要能力等多个部分全面了解了HRBP。对于HRBP这个词本身,我们可以从思维、岗位、模型、角色这几个维度去认知,但我对于从思维这个维度去谈HRBP更感兴趣。对于近十多年来在助推业务发展上乏善可陈的中国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将HRBP这种新思维和理念带到如何带动业务增长的思考中去实在太具有想象空间。

融入业务。了解业务、融入业务,这些其实被口号式地在人力资源圈宣扬了很久,但很 继续阅读关于参加HR实名俱乐部HRBP训练营后的一些感触和启发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简评

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罗伯特·西奥迪尼通过旁证博引大量论据和真实案例将这影响力中的六大武器论述得十分详尽和让人无比信服。

作为一部社会心理学作品,西奥迪尼在《Influence》中征引了不少经典心理学案例,因而你能读到很多过去所熟知心理学知识。但西奥迪尼是位功底深厚的学者,这些看似零散的心理学知识要点被他巧妙地进行了系统和有逻辑地组织和安排。结果,读者发现这些论据这回要论证的对象比过去有意思多了。

为了清楚地认知和研究这几大影响力武器是如何在特定情境下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西奥迪尼不放弃一切有可能亲身体验和观察的机会(角色覆盖了汽车销售员、广告商实习生、顺从体验者等),正是这些通过实践和体验得来的社会生活素材,他发现和发展出很多创造性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创新价值基础。

作品在某些部分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如社会认同章节部分。虽然大中华自孔子时代始就有了经世致用思想的滥觞。但读过很多欧美知识分子的著作的读者一定会有强烈的感受,在当下,他们或许才是真正将“经世致用”渗到骨子里头的一批人。 继续阅读《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简评

魏兴:招聘风险管理体系与创新工具

主题:招聘风险管理体系与创新工具

分享人:全景求是创始人魏兴

时间:2016年1月17日(周日)下午14:00-17:30

地点:富基PARK

以下为整理后的部分笔记——

 

常见项目虚假比例:

参考数家中国背调公司和五百家在华内/外资企业内部调研信息,结合全景求是调查统计结果,企业最关注的四类模块的虚假比例大致为:

学历——12%(简历投递阶段)、8%(背调结果) 继续阅读魏兴:招聘风险管理体系与创新工具